2009年3月1日星期日

马来西亚相声50年

这是2002年应北京“侯宝林百年诞辰" 相声论坛,姚新光和苏维胜联合发表的论文。

纵的发展,横的跨越
谈马来西亚相声发展
姚新光。苏维胜
前言

相声的发展与早期的华人移民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8世纪,中国旧社会的压迫及生活的贫困促使许多中国人开始向海外移居以寻求安逸的生活注1。而当时的马来亚即是中国移民主要的移居地之一注2。大量的中国移民促使许多行业在马来亚这块未经垦荒的土地中蓬勃发展。当时虽以体力劳动讨生活的移民为多,但随着生活上的娱乐所需,一些娱乐活动也开始在草根民众中萌芽。相声也在这时候随中国歌舞团来马演出而“移民“至此。
尽管娱乐活动在劳动阶层中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当时的移民多来自贫困中下农,所受教育程度并不高,无形中阻碍了娱乐活动往精致化的层次发展。再加上,马来亚多元文化及多元种族社会的特色,使得种族文化色彩较为浓厚的活动,如相声,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发展注3。


即便是今天,相声的发展也非一帆风顺。相声,作为一种以汉语为基础的表演艺术,其对表演者的语言能力有一定的掌握要求。然而马来西亚的语言生态是复杂多元的。以首都吉隆坡为例,多数学校教学媒介语是马来文,中文课则以华语(普通话)授课,可是生活中人们一般使用的语言却多数是广东话,虽然近来已有改变,人们开始习惯使用华语交谈,可是一些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仍然以广东话为主。除此之外,各方言群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自己的方言,如福建话,潮州话,海南话,客家话等等。这组成了丰富的语言生态。这环境虽然为相声提供了不少素材,然而却也给相声的发展增加了不少阻力。


尽管客观环境没有给予马来西亚相声理想的生长土壤,然而这颗在五十年代栽下的相声之苗,今天已经把根牢牢地抓着这块土地,吸着这块土地的养分。今天,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已开始渗入马来西亚华族生活。他们开始认识相声,欣赏相声,表演相声,爱好者更积极参与推动相声活动。至此,相声可说是最受普罗大众欢迎的一门语言表演艺术。


因此,本论文将以时间为经,各领域为纬,从纵向的发展与横向的跨越探讨相声这传统表演艺术,在马来西亚这个多语言,多种族,多元文化国家的植根、发芽的过程及它今时今日在各领域的活动。

纵的发展

马来西亚相声大约有50多年的活动史。从最早在本地歌舞团的娱乐性表演,到今天文化节目中不可或缺的表演项目,在文化定位上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本节将探讨相声在本地的发展轨迹及前辈们的付出。

相声的植根期


最早在本地出现的相声表演场所是在歌台的串场节目。当时的歌台是广大群众的娱乐。由于早期来马的移民多数以劳力活动维持生计,识字率偏低,而且来自于不同的省份,所使用的方言也不尽相同注4。因此当时能够以北京话表演相声的演员多数是随歌舞团南来的中国演员,如冯翔、白言和路丁等人。他们活跃于40年代与 50年代间的马新两地歌舞团。从当时演出的一些剧目记录看来,如南腔北调、卖梨糕糖等,他们的相声是受了上海滑稽戏(又称独角戏)的影响。而同时期活跃於舞台的艺人还有郑秋子、黄秋萍、韩非等人。


当时的相声活动多数属于个别歌舞团的节目,没有很强的组织性,表演的也都是演员熟悉的段子,可说是相声的植根期。

相声的萌芽期


到了60年代才开始有一些新人参与相声活动。黄福成、梁雅才、林俊堂、符史勤、何家雄等人就是在这个时期分别在首都吉隆坡、马六甲及槟城等地表演相声。


而相声脚本创作也在这个时期开始萌芽。马六甲李福祥就曾尝试创作本地相声段子。可说是一开本地相声创作脚本的先河。


从70年代开始,本地文化团体的相声活动开始活跃起来。吉隆坡剧艺研究会、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文教组、琼联剧社合唱团、琼青文艺团、马六甲培风校友会、槟州青运青年剧团、怡保三德校友会、洪坤方、梁志成、黄良友、郭绪益等都积极推动相声艺木。本人(姚新光)与谢义强那会儿在琼联剧社合唱团合说相声。


相声在这时候才开始比较有组织性的活动。由于参与相声活动的团体多数是文化或文艺团体,因此相声的定位也在这时候逐渐转向文化活动,而与娱乐色彩较为浓厚的歌台演出渐行渐远。这时期参与相声活动的人物成为之后推动相声发展的舵手。

相声的成长期


步入80年代,本地相声逐渐成长。相声活动开始有组织性的举办。随着歌台娱乐的没落,相声已经告别了歌台表演。由于这时群众的教育程度已经大大提高,国家经济发展也逐渐稳定,随着中产阶级的增加,人们开始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娱乐活动,开始将一些活动精致化,相声就在这时蓬勃发展。在诸多文化团体及相声爱好者的积极推动下,相声也列入了华族传统文化活动之一,堂而皇之的步入文化界,出现在文化节、重要的文化典礼上。


一些海外相声名家也在这时开始受邀来马演出、讲学。这些名家的演出与授课,提升了人们对相声的认识,也使得人们更实际的感受到相声的魅力。一连串的相声活动在这时纷纷出炉;电台拨出时段播出相声,学校举办相声培训课程,一些语言培训课程也把相声列为训练项目等等。


在这时期,相声吸引了许多年轻成员,新一代的演员如姚智祥、陈德明、纪庆荣、苏维胜、粱拯康、周时慧、黄莹英、刘浩伟、杨升翰,叶绍文,李杰尔等人都在这时期加入阵容。他们散布于半岛各地,为相声艺术注入青春活力。同时,这些年轻演员也开始演出自己改编或创作的段子。这批年轻相声爱好者的受教育程度也以中学或大专为主,表演技巧虽仍稚嫩,对相声却怀有一股热忱。
同时,随着飞蒲相声艺术团和飞蒲相声资料室的设立,相声在马来西亚可说是已经站稳身子,开始迈步向前走着。


相声也在这时期以各种姿态出现在各领域,并且在人们的笑声中走进他们的生活,再从他们的生活里吸取养分,加工润饰后带回台上,引起他们更大的共鸣。至此,相声可说已经在马来西亚扎了根,并将在海内外相声爱好者的培育下继续稳健的成长。

横的跨越


在很多时候,相声在马来西亚已不单是一种表演艺术,他也同时肩负了教育普罗大众的责任,如推广讲好华语运动等。而在前辈们多年的耕耘下,它也已经跨出舞台表演艺术,渗透入各类社会活动;诸如学府活动、商业活动、文化活动等等,都有相声的足迹。甚至于在学术研究领域里,也有人以相声为题撰写论文。而近几年来,相声更跨越了种族的藩篱,将中国相声大师马季的脚本翻译为马来文。本节将从各领域刻画出相声在马来西亚发展的多姿面貌。

商业活动


由于相声以华语表演,并且对表演者的语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它也同时肩负了推广华语,教育民众标准华语的责任。表演相声成为了训练学生们华语表达能力的项目。


相声寓教于乐的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因此相声在马来西亚,可以说是华语的亲善大使。由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与马华中央文化局主办的一系列《讲好华语运动》便巧妙地采用了相声的语言,相声组织包袱的手法,向群众传达讲标准华语的好处。这一系列节目在电台播出后获得广大群众的喜爱,相声居功不小。


除此之外,相声也结合了一些商业活动出现在草根民众生活中。有些商场在春节、中秋节等商业促销活动中也会穿插一些相声表演,以提升活动的档次。这在中国或其他汉语系国家也许是司空见惯,可是在马来西亚,商场中活动、购物的人群中,可能有一半听不懂华语,商场愿意冒这个险,让相声粉墨登场,无非是因为相声所带起的笑浪,能直接改变商场的购物气氛。


另一方面,相声跨语言、跨种族的特色,也是商场的考量之一。笑,可说是各种族间的共通点。“飞蒲相声表演团”曾多次受邀在一些商场演出,而群众当中也不乏友族同胞的观众,并且能在某些包袱点上爆发出同样的笑声。他们虽然不懂华语,可是却能从表演者的神情,语气当中“猜”包袱。可见相声也是跨语言的。


而在一些文化气息较为浓厚的商业活动中,更是少不了相声的参与。在马来西亚举办的几届“世界华文书展”,相声也是受邀表演的节目。“飞蒲相声艺术团”也曾受邀为新书推介礼针对新书内容编写脚本。反应令人鼓舞。在吉隆坡文化街举办了数年的“今夜不打烊”岁末倒数文化活动中,相声更是熬夜的常客。


晚宴,也是另一个相声经常出现的场合。除去一般的社团晚宴,它也曾经参与一些饶富意义的宴会。如以敬老尊贤为主题的“松柏之夜”,以提倡新晚宴形式的“兴革宴”,为书法家协会筹款的“书艺宴”,以相声为主题的“相声宴”等等。相声节目已几近成为提升晚宴文化层次的活动之一。现下,人们已经习惯在相声表演时放下手中的筷子,用心地欣赏相声演出。而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只有一张口,不能一边吃,一边笑。
文化节


马来西亚全国华人文化节是马来西亚华族文化界的年度盛事。1983年,马来西亚全国华人团体在槟城召开的文化大会上发布了全国华团文化大会宣言及国家文化备忘录。并议决由各州华堂每年轮值承办全国华人文化节,藉以促进华社的文化建设。


文化节举办至已近20届。相声也是文化节中不可或缺的项目。它除了参与精英汇集的文化汇演外,也在数届文化节中以各种面貌,如交流会,讲座会,汇演等,成为重点节目。


其中,第6届(1989年,马六甲)文化节中的“马新台相声大汇演”邀请到新加坡黄家强,杨世彬,台北王振全,叶怡均,联合本地演员姚新光,陈志光, 陈淑凤, 苏达夫同台演出,不单丰富了本地的文化活动,也为各地相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在第七届(1990年,森美兰)的文化节,“国际相声大汇演”的阵容更汇集了北京(姜昆、唐杰忠),台北(王振全、叶怡均),新加坡(黄家强,陈天赐)和马来西亚(姚新光、陈志光)四地的演员同台演出。在当时可说是盛况空前。而该演出也成为文化节的闭幕节目。是少数几届不以大汇演为闭幕节目的文化节之一。


在马来西亚的客观环境下,华族文化活动常常会披上较为沉重的外衣。相声的参与,正好缓和了这沉重的氛围。由于它逗笑的本质,穿插在一些艺术活动当中,相声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对华族的幽默感有了另一番体会。

相声比赛

推广一项活动时比较容易引起普罗大众关注的要数举办“比赛”。赛前的宣传,赛间的报道,赛后的成绩,之后的报告都较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马来西亚相声活动也不例外。


马来西亚国内各学府里大大小小的比赛举办的相当频密,也获得人们的积极参与。这些赛事除了推广相声之外,也起着交流,发掘新人的作用。


其中,以“全国相声表演赛”最具代表性。该赛事公开给各界人士参与,第一届赛事在1988年举办,邀请了台湾王振全、叶怡均,新加坡韩劳达,马来西亚黄汀湘组成评审团。该届得奖的表演队伍都选择现成脚本,如《南腔北调》、《诗情》等。得奖着者当中,姚智祥(冠军)、陈志光(亚军)都积极参与后来的相声活动,为相声增添新血。第二届赛事在1990年马六甲举行,由新加坡韩劳达、杨世彬,马来西亚姚新光、姚拓,黄汀湘组成评审团。这次的得奖队伍以较为活泼的段子取胜,如改编的《三顾茅庐》,加入马来西亚民族舞的《翩翩起舞》等等。

到了第三届赛事,主办单位请来了中国的马季、刘伟,新加坡韩劳达、陈伯汉组成评审团。而这届的得奖队伍则大胆的使用自行创作、改编的脚本,如讽刺选美比赛的《选美大会》,反映人情冷暖的《筹款》,极富特色的《情歌串串》(新加坡脚本)等等。


在办了三届“全国相声表演赛”后,相声基本上已经开始深入群众生活。各地也开始办起区域性的比赛。全国赛事到此可说是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将相声推广到全国各区域。为了使相声艺术的根扎得更稳,第四届赛事并没有急于推出。这使得相声爱好者更多时间练兵,把基本功扎得更稳。


在一系列的培训、教育活动后,“全国相声邀请赛”在1999年再度重登舞台。这回的参赛者都是来自各区域活跃的相声爱好者,也累积了相当的舞台经验,因此赛事也显得格外精彩。适逢由马季带领的一群中国相声表演艺术家来马演出,专业演员坐在台下观赏业余演员的表演,别有一番滋味。评审团由杨少华(中国),韩兰成(中国),韩劳达(新加坡)组成。而这回的参赛作品也以创作,改编作品为主;如讽刺交通效率的《上学记》,欢快轻松的《比歌》,讽刺意味浓厚的《矛盾学》等。马季更是对参赛者的演出给与赞许。


除了本地举办的比赛,马来西亚相声队伍也参与数届的“新马相声表演赛”,在交流之余也颇有斩获,获得了不少奖项。


除了提倡表演水平,在推广相声创作方面的赛事也相当活跃。如1983年的“短剧与相声”创作比赛,1995年马华文学节活动之一的“相声创作赛”,1997年的“全国相声及小品创作比赛”等等。


纵观参与创作比赛的作品,许多作者仍以改编、模仿为主。作品以中国一些受欢迎段子的架构加入本土内容,如《天南地北》便以中国的段子加入本地的地名谜语。这样的结合一方面保证了演出效果,又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这方法无疑是速成而又有效的,可是长远来看,却不利于本地的相声发展。


有鉴于此,近期一些作者便尝试创作全新的段子,虽然演出效果不尽理想,确实是一项值得鼓励的尝试。另一方面,一些相声作者也坚持以讽刺为主旨,在段子里或多或少的讽刺一些社会歪风。如“全国相声邀请表演赛“的冠军作品《上学记》,内容就以迂回风趣的方式讽刺贪污歪风,效果哄堂,是一段不可多得的优秀本地创作作品。

学府活动

马来西亚特殊的多元种族背景,是相声发展的一个考验,也是一个特殊的交流环境。除了观众群中有友族的足迹之外,一些学府更将相声当成专题作业。如位处新山的南方学院就邀请本人(姚新光)为顾问,安排了一组马来文系的学员选择部分马季老师的相声脚本进行巫译工作,向友族介绍中华传统文化。


在马来西亚大学,也有学生以相声为题撰写毕业论文。论文获得姚新光的大力协助,提供大量历史资料。论文的特别之处在于通篇论文以马来文书写,别具意义。论文也收藏在马来西亚大学图书馆里,以友族的语言在馆藏里为相声历史留下记录。


马大学生选择以相声为题撰写论文并非偶然,源头来自于马大华文学会的相声组。该组活跃于马大校园,除了培训相声表演技巧及教导相声理论之外,它也经常举办校内相声汇演活动,并邀请校外活跃的相声爱好者进行交流。现今一些活跃于舞台上相声爱好者,许多都是由相声组哺育出来的。


除了马大,一些中小学也都设有相声小组,长期进行培养新血的工作。以新山的宽柔中学为例,培养出来的学生曾选派至新加坡参加“新马相声大奖赛”,获得了评审的肯定,获颁优异奖。

海外相声名家足迹


马来西亚的相声能有今天的发展,除了本地相声爱好者的推动与参与之外,海外艺术家对马来西亚相声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除了表演、交流之外,他们也进行教育工作,使相声在马来西亚始终依循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曾经来马的海外相声艺术家为数不少,有一人成行的,也有浩浩荡荡的《十一笑星巡回演出》。除了演出,马来西亚的相声活动也提供了各地演员一个交流平台。如1990年的国际相声大汇演,就集合了大陆,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三国四地的演员同台演出。


在讲学活动中,有短至数小时的讲座会,也有长达半年之久的巡回讲学,有专业相声创作者单枪匹马的传授,也有一台演员呈现的讲谈会,形式多种多样。


众多讲学活动中,以马季在1992年与王金宝为时半年巡回讲学影响层面最广,涵盖范围也比较完整。他们的足迹踏遍马来半岛最南端的新山,到北端的槟城与东海岸等城镇。课程范围除了相声理论之外,也包括表演以及相声创作指导。如此完整的课程结构,为相声在马来西亚打下了稳固的基石。


除了演员,相声创作者吴林有也曾以相声创作赛评判身份受邀来马举办相声创作交流会,这也是少数以创作为主的讲学活动。


(海外相声名家详细活动纪录,请参照附录《马来西亚相声活动大事纪》)

结语

相声,可说是中华文化幽默的代言人。它的表演的语言是有数千年历史的汉语言,演出内容却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以数千年历史的语言演绎现代的幽默,这门艺术不只为群众带来笑声,也丰富了汉语言生命力。
在中国,相声归于曲艺类下。马来西亚没有完整的曲艺发展,因此许多文化工作者都把它归类到戏剧类下。而现在,它已经可以在马来西亚独立于戏剧之外,成为另一项主要的华族文化活动。
回顾历史,海内外艺术前辈、团体在这块土地上为相声的付出令人敬佩;展望未来,希冀相声继续在马来西亚蓬勃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笑声。

没有评论: